您的位置首页 >资讯 > 综合时报 >

端午节的故事儿童版

端午节的故事

很久很久以前,中国有一个爱国诗人叫屈原。他非常关心国家和人民,常常为百姓说话,还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。但是,当时的国王不听他的建议,甚至把他赶出了都城。

屈原感到非常伤心和失望。有一天,他听说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领了,心里十分悲痛。为了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和哀悼,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了汨罗江。

当地的渔民听到消息后,赶紧划着船去救他,但没有找到他。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,人们把米饭投入江中喂鱼,还敲锣打鼓吓跑水里的生物。

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屈原,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。这一天,大家会吃粽子,因为这是为了纪念屈原;还会赛龙舟,用船桨的声音代替敲锣,希望驱赶江中的鱼虾。

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,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。比如挂艾草和菖蒲,因为它们能驱蚊虫、避邪气;还有戴香囊,里面装着香料,既好看又可以防病。小朋友们也会穿上五彩线,据说这样可以带来好运。

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。它告诉我们,要像屈原一样热爱家乡、热爱祖国,还要懂得团结互助。每到端午节,家家户户都会一起庆祝这个充满温暖与意义的日子。

所以,小朋友,下次过端午节的时候,记得和家人一起包粽子、看龙舟比赛,感受这份古老而美好的传统吧!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